“善建善养、向前向美”芜湖公路打造新形象
发布时间:2021-03-30 来源: 作者:
芜湖公路在“善建善养、向前向美”党建品牌引领下,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不断突破,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升,“畅通、安全、舒适、美丽”的公路新形象更加清晰。与此同时,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“通城达乡”、进村入户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步交通“先手棋”。
公路里程不断延伸 路网结构更加完善
“十三五”期间,芜湖市公路管理部门启动了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,其中包括米市口立交工程、弋江路快速化马塘立交工程、合芜高速二坝(长安)互通立交改建工程等12项重点工程新建建设项目,总投资约为28.5亿元,新建道路里程40.1公里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芜湖市国省干线全长增长至1035公里,均实现了一级公路或快速化公路改造。
五年来,芜湖市区干线公路品质进一步提升,城市位移更加便捷通畅。经过不懈建设,连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弋江路共建成了13座立交,实现全线快速化通车,时速从不足20公里提升到60公里,行程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15分钟,极大地缓解了过境车辆通行压力,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、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出积极贡献。G205南陵段作为全省唯一一条快速化通行的国道,成为省交通运输厅“十四五”期间主推的标杆示范工程。
养护工作同步开展 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成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高,市公路管理部门共实施养护大中修工程52项,累计里程516公里,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;实施公路生命防护工程382公里,完成投资8770万元;实施危桥改造6座,完成投资3950万元。累计投入小修保养经费约1.1亿元,保障了管内800余公里国省干线的安全畅通。
五年来,芜湖市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成,市公路管理部门依托5家养护公司成立养护应急中心,打造一个市级、四个县级养护中心,同时建立应急指挥中心,对重点桥梁、长陡下坡等部位设置视频监控,实行24小时值班制,为各养护应急中心配备30台各类养护应急设备,提高应急处置能力。在2018年连续降雪和2020年汛期中,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公路抢险应急预案,有效保障了全市8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。
“四好农村路”进村入户 管理模式持续创新
“十三五”期间,芜湖市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4.6亿元,较“十二五”时期,投资总额提升9%。其中,市级财政投入4.55亿元。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71.29公里,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2057.99公里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9599公里,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60公里/百平方公里,全市44个乡镇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,642个建制村均通不低于4.5米宽的硬化路。2020年,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265公里,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全面通达硬化路。
五年来,全市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,路长体系基本建立,管养水平不断提升,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日趋合理。原芜湖县、繁昌县、南陵县分别成为安徽省“城乡道路一体化示范县”,原芜湖县、繁昌县先后获得安徽省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。同时,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进行全面探索,推行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,建立了完善的“市、县、镇、村”四级农村公路管理网络,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被列为全国改革试点市。